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今年4月,成都市双庆小学万兴校区的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地”,随后孩子们在地里撒下各类种子,种上各式各样的农作物和花苗。两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6/14/006437.html

等待处理…

小手添绿更护绿

双庆小学开展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2022/6/14   点击量:13045

今年4月,成都市双庆小学万兴校区的每个班级都分到了一块“地”,随后孩子们在地里撒下各类种子,种上各式各样的农作物和花苗。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亲手培土、浇水、整枝、搭架,如今这个近700平方米的种植园已是绿意盎然,番茄结出了小果、辣椒和玉米长势喜人,充满勃勃生机。

“这是我们学校特色育人品牌‘小手添绿’德育课程的延伸。”成都市双庆小学德育主任邓桂花告诉记者,学校希望通过在校园里开辟种植园,引领学生参与种植的全过程,让大家在实践中增强绿色意识,培育大家成为积极参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时代好少年。

23个班级共建“植梦园”

让学生珍惜身边的每一点绿

“今年春季学期刚开学,学校就开始谋划打造种植园了。”邓桂花告诉记者,经过前期谋划和精心打造,学校将教学楼和运动场夹角处的一块闲置空地整理成了面积近700平方米的种植基地。

“我们学校万兴校区是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就读,总共有23个班,每个班都分到了一块土地。”邓桂花说,在此期间,学校还举办了主题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种植园线上取名活动,广大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点击量达7200余次,学校最终征集到了320余个名字。“开心农场”“一‘番’风顺”“‘辣’么喜欢你”……经过老师和学生们的投票,这个种植园最终被命名为“植梦园”,各个班级的地也拥有各自妙趣横生的专属名。在随后的日子里,孩子们从锄地到浇水育苗、再到日常养护,都热情参与。该校五年级一班学生朱欣妍告诉记者,他们班“向阳小园”里种植的向日葵和辣椒长势特别好。“我觉得这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功劳。”朱欣妍说,通过全程参与种植,她不仅体会到了很多书本上体会不到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价值所在,认识到了每一点绿都来之不易。

“一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劳动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跟同学的相处也更加融洽了。”邓桂花告诉记者,两个月的时间里,每个班级都悉心照料着“自家”的菜地。“家长对学校的这一实践课程也非常支持,每个月来学校参加家委会例会的家长都会去‘植梦园’看一看。”邓桂花告诉记者,等到“植梦园”收获之后,学校还将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义卖活动,各个班级的收成将作为下一季种植作物的“启动资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参与劳动实践,真正热爱劳动,并珍惜身边的每一点绿。”邓桂花说。

从添绿行动到护绿实践

引导学生做公园城市“小主人”

“我们学校的‘小手添绿’课程不仅仅指的是增添‘绿色’或者‘植树’,它有着更加丰富深刻的内容。”据邓桂花介绍,“小手添绿”课程从增强绿色意识到组织添绿行动,再到开展护绿实践,系统地构建了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的课程内容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在实践中,双庆小学坚持把课堂作为绿色教育的主阵地,把实践作为绿色教育的主要手段。学校坚持把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和学科课渗透相结合,让“小手添绿”课程进课表、进教室。例如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系列主题队会活动,由科学老师带领部分同学走进社区,调研学校100米范围内各小区垃圾分类的实施现状。在绿色环保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爱沙河——水质监测”活动中,学生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沙河水质调查。邓桂花告诉记者:“在这些特色课程开展过程中,大家不仅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环保意识,能够自发动员身边人保护环境。”

除了坚持开展校内绿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高度重视校外绿色环保实践,如常态化开展“双庆娃娃进社区”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区环境调查、社区环境清理及维护等。“无论是打造校园种植园,还是坚持常态化开展各类绿色实践活动,学校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更加有效地做好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做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小主人’。”邓桂花表示。 文/图 胡园春

上篇:守好老年人“钱袋子”营造良好养老社会环境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