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仅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更构筑了市民生活的五光十色。近日,记者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经过市民网络投票、市级部门、社会公众评选等一系列严格评审,2022年春季成都市“最美街道”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出炉,全市共有10条街道荣获“最美街道”称号,其中我区致强环街(昭青里)上榜。据悉,该街道历经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改造后,在有限空间里充分展示社区的特色文化和积极向上的风貌,不仅留住了青龙场的“独家记忆”,还再现了成华生活美学,获得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留住青龙场“独家记忆”
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致强环街(昭青里)位于我区青龙街道昭青路社区,起于致强路与致强环街交叉路口,止于致顺路,全长约400米,宽16米。
“‘昭’即‘先导日出’希望的起始,为‘晨曦’;‘青’即‘出于蓝更胜于蓝’,为‘超越’,‘昭青’的寓意为愿景和期望。致强环街(昭青里)正是因为凝结了辖区老百姓的美好希望,才串联起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据青龙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街道以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改造为契机,融入居民的需求意愿,以“生态环境美、心灵行为美、空间场景美、社区生活美”“四美”为主线,通过特色街区传承青龙场历史记忆,连接了社区剧场、步行街、烟火集市、党群服务中心等生活线性室外空间,打造集文化展示、生活服务、技能培训、科创体验、公益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式街区美学应用空间,满足了居民对绿色品质、新颖独特和艺术时尚生活的追求。
如今,全新的致强环街(昭青里)墙面以淡雅的灰白为主色调,一幅幅意态纷繁的壁画展示着老青龙场镇的生活和建筑风貌,不论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非遗”美食温鸭子、人声鼎沸的老茶馆,还是停靠在林荫下的老式自行车、藏在树林里的熊猫元素,都在唤醒居民美好回忆的同时,展现青龙街道古今辉映的意趣。与此同时,街区还融入了微绿地、小游园等社区公共休闲活动场所,形成“金角银边、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
“从街道的打造再到后续的管理,我们都能感受到政府的用心。改造后的街道非常漂亮,每每走到这里都忍不住慢下脚步。这条街还打造了‘昭青里烟火集市’,一月一主题,特别有生活氛围,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声鼎沸的青龙场。”昭青路社区居民李桂英高兴地说道。
深化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城市装扮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政府提供更高品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举措。从猛追湾滨河路到建设南支路,从和丽路到双园巷,近年来,成华以文化历史底蕴为轴心,不断深化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区共有16条街道获评“最美街道”,其中有见证了成华飞速发展的踏水桥北街、宜商宜居的商业街区建设路、彰显公园城区生活气息的长天路……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一景观一韵味,每一条街道都显示出公园城区的独特气质,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好去处。
“‘最美街道’不仅在于颜值,更在于品质提升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据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工作中,该局联合属地街道加大对“最美街道”的巡查力度,加强城市管理宣传,及时对人行道上的共享单车进行清理,对各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确保街区整体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同时,该局加强与居民、社区的协同合作,共同维护优美的街道环境与良好的公共安全,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局将持续秉持“小街巷,大民生”的工作理念,坚持“一街一策、一巷一策”工作原则,注重美学运用,因地制宜,高品质打造双成五路(背街小巷示范街)、新鸿南路、青龙路、二仙桥西一巷等6条品质提升街巷。对已完成整治提升的背街小巷全面实施长效管理,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