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左手食指上的伤疤,我就会想起第一次干农活的场景。
记得我小时候,有次正值稻谷收成之时,父亲去接替摆摊的母亲,姐姐哥哥带着我去田间收割。第一次割稻谷,尽管我非常小心,但由于经验不足还是割伤了手,鲜红的血一下涌了出来。姐姐吓坏了,赶紧丢了镰刀,带我到村口婶婶家包扎,但因处理不当,伤口愈合后留下了一道细长的镰刀形伤疤。
那时,抛秧是最快乐的劳动。抛秧不像插秧那样需要弯着腰一行一行地将秧苗插入水田里,一晌下来累得腰酸背痛。抛秧只需要站着把秧苗丢进田里,因为需要精准度,反而多了趣味性。若是抛完一块田,还剩些秧苗,我们就会站在田埂上,将那些秧苗一把抓在手里,激动地将其抛向天空,伴随着我们欢快胜利的笑声,像仙女撒花一样任其自由散落在田里。
农忙的季节,天未亮,父亲就在前院里大声催我们起床去田间干活。中午回来吃了午饭,小睡半个小时,又顶着烈日出门,直到日落西山。虽然辛苦,但却幸福,父亲教育我们,不想长大后也干农活,就得好好学习。等我考上了市里的高中,真的就很少再干农活了。
如今,我们这辈人早已长大,很多人都选择进城工作。我不知为何,越发怀念那些年一家人在田间劳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