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乡下母亲打来电话说道:“今年端午节,我来城里,给你们带几把陈艾,熬水洗澡!还可以喝点陈艾水。”
我嘴里应承着,心里却明白,自从搬进县城后,家里装上热水器,洗澡都是淋浴,怎么用陈艾水?陈艾水在记忆深处也只留下一丝苦味,其他过往烟云已消失殆尽。母亲似乎明白我的小心思,又叨上几句,“我一直用陈艾水洗头洗澡,吃用陈艾水煮的鸡蛋,还喝陈艾水,好多人都说我不像七十几岁的人,你们年轻人呀就不相信老方法。”
随着母亲的讲述,那些飘散的记忆似乎被重新拾起,脑海里关于陈艾的故事渐渐清晰起来。记得小时候,只要我喊肚子疼,母亲就会四处去寻陈艾,它长长的茎秆上蒙了一层绒毛浆,绿绿的枝叶泛起缕缕清香,母亲把找来的陈艾用红绳绑成几束,然后吩咐父亲挂在门檐上。她站在门檐下,两手翻弄着艾叶,片片捋着,然后摘下几片放在清水里。母亲用手轻轻柔捏,从水里捞一片艾叶递到我面前,让我放在嘴里含会儿再嚼碎,那时我总是不大情愿这样做,因为叶片捣碎后的苦涩会长时间留在唇齿间,但又惧怕看到母亲紧锁的眉头,每次都是直接放在嘴里嚼烂,立马吐出来,再用清水漱口。母亲刚要开口,我便从她旁边溜掉,早就把肚子疼的事忘光了。
等我再回家时,母亲正坐在桌边,桌上的瓷碗里装着褐色汤汁,汤汁里飘着小碎叶。母亲朝我努努嘴,“喝点陈艾水,肚子就不疼了。”“我肚子不疼了,能不能不喝?”“喝点,免得以后疼。”无奈之下,我端着碗,捏着鼻,把汤一点点抿进嘴里。
母亲后来告诉我,我五月出生,正是陈艾生长繁茂的季节,父亲在她坐月子的时候,每天用陈艾水煮鸡蛋给她吃,所以风湿、关节痛她都没有,母亲每次聊起这个话题时,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长大后,我知道了端午节的习俗与陈艾有关,也曾在《诗经》中读到“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子,童年时对陈艾苦涩的记忆也终于被改变了。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母亲照例从乡下老家来,把青青的艾叶带来,那令人迷醉的阵阵艾香,让我再次亲近亲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