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2020年9月,省委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决定在成华区等14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依法治县(市、区)示范试点,加快建设更高水平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5/24/006352.html

等待处理…

我区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工作见行见效

用法治厚植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

2022/5/24   点击量:14921

2020年9月,省委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决定在成华区等14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依法治县(市、区)示范试点,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四川。自示范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坚持将示范试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攻重点、破难点、疏堵点、创亮点,有力推进依法行政高标准、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助推社会治理高效能、守护群众生活高品质。目前,我区示范试点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并实现预期效果,成华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区、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全国幸福百强区等荣誉称号。

以“绣花”功夫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企业开办进入“4小时+零成本”时代

“实在是太方便了,以前要好几个部门来回跑,现在一个窗口就搞定,还能在网上自助上传资料。”近日,在成华区注册新办企业的秦先生,当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他对成华运行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连连点赞。

记者了解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的便民利民务实举措是成华在开展依法治区示范试点工作中,纵深推进依法行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把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持续聚焦企业需求,以‘绣花’功夫全面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据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示范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区始终坚持以法治化思维和方式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始终坚持以法治引领改革,以改革促进法治,奋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具体而言,我区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度,创新智慧政务“优信办”,开展政府服务“好差评”,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实现全区政务服务提速率91.54%,“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100%,“马上办”事项占比达78.4%,企业开办进入“4小时+零成本”时代。

据介绍,为了突出“法治利企”,做优一流营商环境,我区还创新出台成华特色相关举措48条,推出公民和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产品52项,培育了中建西勘院、富森美家居等一批依法治企典型,“智慧警务服务驿站推进放管服改革”入选全国创新示范案例。

拓展法律服务最大惠及面

形成“15分钟法律服务圈”

在保和街道和美社区法律之家,有一个负责调解群众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天义调解工作室”。该工作室创新推行“律警民”协同调解模式,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成华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为统揽,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全区83个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升级打造为“社区法律之家”,成为社区居民法治宣传的课堂、法治实践的基地、维权服务的驿站、排忧解困的窗口。

“‘社区法律之家’承载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项职能,使法律服务在社区院落有阵地、有人员、有服务、有影响。”据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83个“社区法律之家”以点连线促面,形成了涵盖百万人口的“15分钟法律服务圈”,拓展了法律服务最大惠及面,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此外,为了解决群众难题,真正将服务触点扎根在基层,我区还探索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携手省委党校组建全省首个人民调解专家顾问团,在全国首创“四诊四调”分层过滤解纷机制,创新实施人民调解“五化联动”改革试点等。

“下一步,我区将不断巩固拓展转化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成果,推出一批体现成华特色、符合基层实际、解决群众难题的经验模式,用法治寻求城市治理最大公约数、厚植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该负责人表示。

文/毛艺宏 资料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探索小区信义治理之路 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