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近日,青龙街道“青悦街角运动场”经改造完善后正式开放,多元的布局、时尚的设计让周边超2.5万名社区居民爱上了这里。近年来,我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4/19/006202.html

等待处理…

成华实现15分钟品质健身圈全覆盖

2022/4/19   点击量:13654

近日,青龙街道“青悦街角运动场”经改造完善后正式开放,多元的布局、时尚的设计让周边超2.5万名社区居民爱上了这里。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成华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奋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运动”的“共迎大运”氛围,全力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759个,其中全民健身路径1039个、乒乓球场437个、篮球场378个、小运动场346个,羽毛球场159个……

昔日小土坡变身运动角

超2.5万人受益

“太巴适了!在我们家门口也有了这么棒的运动场,终于不用羡慕其他社区了。”家住东林景忆A座的李明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想打球锻炼身体,他总要开车到离家几公里的运动公园或者去“蹭”其他社区的运动场,非常不方便,现在终于在小区附近就可以打球了。

日前,位于青龙街道东林社区东林景忆A座小区背后、成绵立交桥下的“青悦街角运动场”正式对市民开放了。该运动场占地面积约1340平方米,包含小型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环形休憩健体区、儿童游乐和斜坡攀岩滑梯乐园等功能区。记者了解到,最早这里是一块荒地,如今的“青悦街角运动场”是2.0版本,在修建之前,是经过民意收集、社区众创组专项调研,并争取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专项资金支持的。升级改造后的“青悦街角运动场”整体设计色彩丰富,布局合理,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优质安全的体育活动场所。

“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临近,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增多,居民对于运动场地的需求日趋强烈,并逐步得到满足。我们辖区有居民近2.5万人,共有运动场地5个。”东林社区党委书记刘春燕说,“青悦街角运动场”设计主题性强,配套设施完整,空间利用率高,投入使用后为东林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开放式休闲运动场所,让社区的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居民群体。据悉,该运动场后续运营将通过社区、社会企业、第三方社会组织合作引入专业团队实施管理,并安排有急救培训经验的志愿者长期驻点支持,保证场地安全有序。

不断加强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1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全民健身逐渐成为社会热潮和生活常态。为此,我区坚持抓好体育民生工程,不断加强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区拥有全民健身路径1039个,乒乓球场437个,篮球场378个,小运动场346个,步行道240个,羽毛球场159个,健身房119个,再加上游泳池、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等各类型体育场地,共计3759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1平方米。

2021年,我区启动新建及更换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区文体旅局与11个街道沟通对接,广泛收集群众对全民健身路径、街头篮球场、室内健身设施建设的需求意见,确保公共体育设施充分符合群众预期。“在运动场所的选址上,我们遵循全民健身与安静居家同时满足的原则,选择了适宜的户外广场、公园等地,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健身活动的需求,实现城市15分钟品质健身圈全覆盖。”据区文体旅局体育管理科科长李俊介绍。

与此同时,为营造“爱成都·迎大运”浓厚氛围,区文体旅局全力推动“社区运动角”打造。2021年,我区建成府青运动空间、北湖生态公园健身路径和文德路街头篮球场3个“社区运动角”,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功能分区、改造了基础设施、凸显了运动角功能与社区公园相结合的特色,满足了更多群众户外休憩、健身、文化娱乐等需求,让居民群众能在运动中感受到更多大运会项目的魅力。其中,府青运动空间还荣获成都市2021年度示范“社区运动角”项目一等奖。2022年,成华拟打造5个“社区运动角”,目前猛追湾街道培华社区法治广场、龙潭街道宝耳路3号以及二仙桥街道华林东苑3个点位已经确定。 文/图 赵霞

上篇:没有了
下篇:又一潮流运动空间即将亮相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