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我区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完成金桂园、长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3/22/006075.html

等待处理…

《成华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出炉

全区计划实施改造项目92个 涉及住户1.7万余户

2022/3/22   点击量:32769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我区坚持用“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1年底,全区共完成金桂园、长天路3号等422个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投入4.6亿元,改造面积483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1万户。通过改造,老旧院落破茧蝶变,不仅“面子”更亮、“里子”更美,居民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近日,记者从区城市更新局获悉,《成华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炉,全区计划实施92个改造项目,涉及住户17249户,预计总投资5.1亿元。

如何改?

“12345”总体思路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新典范

“今年我们将通过优化设计、科学实施,着力治隐患、优环境、补配套、强功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体系,切实推动老旧小区‘软件、硬件同步改善’‘形态、文态同步提升’‘治理、服务同步加强’,建设安全宜居、舒适宜人、功能完善、新旧共生的‘幸福成华’。”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2022年成华共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2个,涉及老旧建筑352幢,建筑面积约121.38万平方米,涉及住户17249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区将以城市设计思维、有机更新方式进行整体策划,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其中将重点实施3个老旧小区连片改造项目:水碾河老旧小区连片改造、电子科大东院老旧小区连片改造、中环路宏苑欣苑锦苑民苑连片改造。

“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我区紧紧围绕‘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发展要求,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三个打破、四级联动、五大提升的‘12345’总体思路,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街区化改造和现代化治理有机契合的工作导向,打破‘居民不管、政府包干’的固有观念、‘院内整治、院外不管’的固有模式、‘改旧如旧、改而不优’的固有印象,强化部门—街道—社区—居民‘四级联动’,实现建筑风貌、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功能配套、长效治理‘五大提升’,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优美宜居、新老和谐、智慧包容、安全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新典范,努力创造成华百姓幸福美好新生活。”区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改什么?四大类改造工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根据《实施方案》,改造对象原则上为成华区行政区域内2004年底前建成的,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拟征收或纳入棚户区改造的房屋、集体土地房屋和城中村不纳入改造范围。鼓励整合相邻、分散老旧小区联动改造,有条件的小区可在遵循居民意愿条件下实施“拆院并院”。涉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老旧小区,应严格落实相关保护修缮要求。符合要求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所属城镇老旧小区按属地原则纳入改造范围。

从改造类型来看,各老旧院落改造工程可包含安全类、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4类。

安全类:对小区燃气、供电、排水(雨污分流)、消防、安防及房屋结构等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务必消除建筑结构、燃气等安全风险隐患,其中D级危房应及时完成人员搬离和应急处置。此类立查立改。

基础类:重点对建筑物屋面、外墙等公共部位维修。此类基于群众意愿,应改尽改。

完善类:在达到基础类标准前提下,按照“能装愿装,尽装快装”原则鼓励将电梯加装纳入小区改造统筹实施。此类尊重群众意愿,能改则改。

提升类:在已达到基础类标准且有相对完善配套前提下,参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基础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社区管理机制等完整居住社区标准进行提升。此类立足实际,积极推进。

从改造内容来看,则分为硬件改造、软件改造两部分。

硬件改造:外立面改造、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公用设施设备改造。

软件改造:小区自治管理、物业管理机制、房屋公共部位维修资金归集机制。

谁参与?七个改造环节 多方参与“一院一策”

为了让居民真正住得安心、舒心,《实施方案》明确“以人为本,重点突出”“成片改造,整体提升”“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保护优先,传承历史”“建管并重,长效治理”五项原则。同时,在改造过程中,为了让居民充分表达诉求,我区从7个环节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其中。

广泛宣传动员——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成立基层自治组织——坚持“先自治后整治”原则,组织小区业主成立自治组织,及时收集、反馈小区居民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小区改造有序推进打牢基础。

开展民意调查——及时对小区业主的改造意愿进行调查,涉及小区内部改造项目启动和方案实施均应有专有部分面积占比2/3以上业主且人数占比2/3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达到相关法律规定的业主人数同意条件,即可申报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编制改造方案——按照“一院一策”原则,积极引导社区规划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进社区、小区服务,高标准因地制宜制定改造初步方案,广泛开展民意征询,充分、合理吸收居民意见,形成最终方案。

多方参与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改造方案组织施工,充分发动小区自治组织、居民代表、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改造过程监督,发动群众配合小区改造,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做好审批建设验收——由区级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验收组,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原则,对照《成都市老旧小区改造标准》逐一检验,改造项目应改必改、突出特色,不断巩固深化我区老旧小区改造成效。

构建治理服务体系——及时确定管理模式,倡导实施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也可根据居民意愿实施其他人管理或自主管理。依托自治组织,及时组织小区居民签订《小区物业服务协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用活党建引领、基层自治机制,持续强化文化娱乐、养老托育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区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