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日,为有效杜绝燃气安全事故,牢固树立“生命重于泰山”意识,我区深入分析各类燃气安全事故和辖区燃气安全隐患特点,扎实开展燃气供给端、管理端、用户端全链条安全整治工作,夯实燃气安全基础,坚决防范燃气安全事故发生。
严格源头治理 重拳整治“以车代库”行为
防患于未然,要从源头治理开始。自今年1月24日以来,我区对现有9家燃气管道和液化石油气充装、运输、服务公司资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查,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及人员资质、气瓶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制定情况以及充装、运输行为实施了现场检查。
“在实施瓶装液化气溯源管理过程中,我们组织相关部门对‘以车代库’、非法储存液化气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联合执法、重拳整治。”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联合执法行动中,相关部门已对某停车场和某公司空地内的“以车代库”非法储存液化气窝点进行了查处,暂扣转移液化气共320瓶。
为积极调动群众的力量,我区公布了《成都市成华区燃气安全违法行为及隐患举报奖励办法》,公开举报电话,明确奖励规则,研发完善成华应急公众号“随手拍”功能,广泛开展燃气安全隐患举报“随手拍”活动,发动市民举报燃气安全隐患,争当“安全员、举报员、监督员”。
全面摸清底数 排查燃气用户63万户
为全面摸清我区燃气安全情况,我区成立了“2+3+N”专项摸排行动小组,该行动小组由行业部门牵头负责,小组成员由街道、社区、物业等各类人员组成。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小组主要是对孤寡老人、失能人员2个重点人群,居民小区、建筑工地、餐饮场所3个重点区域以及小旅馆、出租房、自建房、民宿、非法经营场所等N个重要点位开展入户排查工作。
“通过专项摸排行动,我们发现主要存在燃气管道被包裹占压等9大类22小类燃气安全问题。”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及时联合制定了“一点一策”整治方案,采取“盯人盯时盯问题”“每日督办”等措施,治理一批软管老化、包裹占压、未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等问题,并积极开展施工项目燃气管线专项“保护”行动,落实地下管线安全保护“6个100%”要求。
据悉,截至目前,行动小组共出动人员11050人次,排查燃气用户63万户,完成问题隐患整改18890项,联合成都燃气公司对23户拒不整改用户采取强制停气措施。同时,该小组还联合公安、消防、经科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大力惩治损坏燃气设施、拒不整改安全隐患等行为。
加强立体宣传 提升居民燃气安全意识
据了解,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燃气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杜绝燃气事故的发生,我区主要采用“1+3+1”方式开展燃气安全宣传工作,织密立体宣传网。
据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即全面张贴市应急管理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严格遵守燃气安全法律法规的公告》,告知市民和生产经营单位燃气使用和生产的法律标准和规范;“3”即张贴关于依法处置危害燃气安全管理违法行为的通告、燃气安全身边案例、燃气使用安全宣传海报等,告知市民和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如何领取举报奖励、日常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等;“1”即上门发放《安全使用明白卡》。截至目前,全区共计张贴宣传海报36579份,发放明白卡637865份,推送信息90万余条,已有3000余户燃气用户咨询整改事宜,150余户率先完成了整改。
此外,在鼓励居民群众使用安全燃料方面,我区积极与安全环保新型燃料企业——四川中新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沟通,给予试用申请的单位和餐饮企业免费更换燃具、燃料享受折扣等优惠政策,同时组织安全燃料公益宣讲活动,加快推动新型燃料普及。截至目前,在保和街道、白莲池街道已有20余家餐饮企业计划更新试用新型燃料。
文/毛艺宏 姚翼傑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