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感应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去年以来,我区聚焦市场开放、办事体验、项目建设、监管效能、法治保障5个维度,着力查“痛点”、通“堵点”、接“断点”、解“难点”,扎实推动营商环境4.0版政策199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赢得了广大企业的赞誉。成华当前正积极推进“631”重点项目建设,聚焦经济发展“十大重点领域工作”精准发力,全力打造以“金色中环”为牵引的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标杆……这些“大动作”都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让企业有更好的体验感,今年以来,我区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创新领跑行动,于近日推出“成华区营商环境创新突破25条任务”(以下简称“创新突破25条”),打出“5677”组合拳(即实施“五项改革”、优化“六项机制”、打造“七个平台”、创新“七类服务”),深度挖掘成华竞争新优势和转型发展新动能,助推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直击办事“痛点”
优化机制激活“一池春水”
我区此次推出的“创新突破25条”,明确提出将试点推行“一业一证一次办”、深化“契税办缴分离”、探索实施产业“政策共筹”等五项改革,同时将不断优化政银合作机制、法税联动机制,探索税邮合作服务新机制、机会清单“多单合一”机制等六项机制,大力提高政策精准性可及性。
“这一系列惠企利企的政策措施,将推动我区审批服务简约快办、惠企政策精准易享、发展机会公平可及、要素获取便利快捷,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通便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进一步细化全区经济发展“十大重点领域”清单,我们将投资项目清单、赛道机会清单、场景营造清单、政府采购清单、政策共筹清单等“多单合一”,能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新时期下的“成华机遇”。
“我们公司是一家投资性企业,工商变更较为频繁。为了避免我们因业务不熟悉、材料准备不足而多跑腿,区行政审批局根据企业的需求,会上门提供服务。”沛坤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尤光告诉记者,该企业自2017年落户成华以来,已经多次享受区行政审批局“上门办”“带帮办”“立马办”“加班办”等优质高效的服务。“在这里,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政府办事的高效率和很强的服务意识。相关部门对我们的发展非常关心,及时、妥善地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让我们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正是他们务实、专业的工作作风坚定了我们立足成华长期发展的决心与信心。”据傅尤光介绍,在成华涉企服务政策措施的扶持下,沛坤投资有限公司不断壮大发展,并吸引了包括成都偶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诸多企业在成华区落户。“我们也非常期待成华此次推出的‘创新突破25条’,相信待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后,将助推更多企业快速落地成华,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傅尤光表示。
打造平台连接服务“断点”
创新服务助力“赢在成华”
营商环境优不优,不仅要看有没有出台“硬举措”,还要看有没有进行“实动作”,惠企政策供给、服务供给是否精准、高效。
据了解,“创新突破25条”中明确提出将打造“成华线上涉企服务”点菜平台、“成华HR联盟”实体化平台、“三维高精度大气污染源管控平台”、数字孪生社区管理平台,优化智慧政务“优信办”平台,探索建立“一站式”楼宇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成华招商地图线上平台。
“通过打造优化各类涉企服务平台,我们将为辖区企业发展‘精准画像’,推进企业需求在线预约、诉求在线办理,同步为区内企业提供服务,实现从‘政府配餐’到‘企业点菜’的转变,也为成华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两个‘3+3’产业体系建圈强链摸清企业发展脉搏。”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通过整合推动“成华HR联盟”实体化运行,我区将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院校和人力资源专业机构等资源,搭建集惠企政策精准落地、人力资源高质量匹配、企业诉求一体化受理的多元集成高效运转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聚焦两个“3+3”产业体系,将探索搭建成华招商地图线上平台,为精准招引提供支撑。
除此之外,“创新突破25条”还提出将创新七类服务,即“问办一体”新型征纳互动服务模式、“服贷投”联动投融资服务模式、“企服之家”涉企服务、精准服务“五个办”服务、推行政务服务“四免”服务、法律“四方会诊”服务、编制成华区企业成长要素清单精准为企服务。
“‘创新突破25条’打出‘5677’组合拳,涉及政务服务效能与优化、产业扶持体系改革、政务服务平台创新及优化、企业服务细分深化等诸多领域,其中有8项改革是成华根据新时期发展需求制定的示范领跑内容。”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创新突破25条”,是成华区深化、细化、系统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延续,有利于我区加快建设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标杆区,树立“商机看成华、投资选成华、成功在成华”的营商理念。
记者手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及“创新”二字。作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成华需要更多的“首创精神”“成华样本”“改革示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创新突破25条”是一张清晰度极高的营商环境创新领跑行动“作战图”,之所以“清晰”是因为我区真正以“局中人”“先行者”的角度想问题,切中了营商环境改革的“痛点”“堵点”“断点”“难点”。目标确定了,接下来的落实必须步步紧随、环环紧扣,让企业感受到政府“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打响“赢在成华”营商品牌。
文/毛艺宏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短评】
优化营商环境 不妨从现有企业入手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蓬勃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像是一个强大的“磁场”,能够聚集企业、人才和资金。立足新时代,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好条件,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则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需要在服务水平、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的突破。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通过服务好现有企业,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正循环”,把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始终保持营商环境改善的好势头。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企业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服务好现有的企业,不仅有助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不断地升级迭代。只有现有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才能把更多更好的企业招引进来,让营商环境成为成华发展的吸引力、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的创造力、驱动力,成为成华的“金字招牌”。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必须思想上重视起来、责任扛起来、制度建起来、压力传导下去,不能仅仅停留在领导重视、会议强调、政策出台的阶段,要不断树立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困、解企业之所难,要围绕市场主体保护、优化政务服务、规范监督执法、健全市场环境等领域,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经验与做法,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打响“赢在成华”营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