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工人,母亲是一名地道的农民。早几年,我买了房,多次劝父母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但他们总说不习惯,至今还住在乡下老屋里。
年是年年过,但忙年对于父母来说,早在初冬就开始了。菜地里的各种应季蔬菜丰收了,父母就按各自分工忙活开来,父亲将各类绿叶蔬菜收割回家,除去烂叶,洗净后交给母亲。母亲是持家的一把好手,根据一系列熟记于心的程序将其制成了各种酸菜。
村里有户杀猪的人家,父亲总是早早赶到这家挑些新鲜猪肉,再去菜市场买些鸡鸭鱼回来。看到父亲带回的食材,能干的母亲将其腌成腊味,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总是油光油光的。
自退休以后,父亲便爱上了书法,每到年前,父亲总是郑重地拿出红纸,写上春联,包括各种字体的福字,除送给亲戚和邻居之外,除夕前父亲会将其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联上。将福字倒过来贴在门中间,寓意“福到”。
最让我难忘的是父母配合炸肉丸子了,母亲早早将切细的瘦肉和饼干,还有自家的早已蒸好的红薯放在盆里,配上调味料,一起和好。到了炸肉丸子时,母亲先将锅烧热,并将山茶油倒入,煮沸,母亲负责肉丸下锅,父亲在一边帮忙打下手,负责肉丸上锅。将一个个成形的肉丸下锅时,父亲看到肉丸浮上来,金黄金黄的,就知道可以起锅了。这时,茶油的香味从厨房飘洒开来。记得每次过年之前,母亲都会做很多肉丸子。除留些自家吃,还会送些给亲戚。
除夕是母亲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等到了除夕夜。我们一家人嘴里品尝的是母亲的手艺,内心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以及浓浓亲情。
曾有多次,我看父母年纪大了,过年之前忙活也辛苦,就劝父母:“过年之前不要那么忙,吃的腊肉腊鱼可以买现成的,贴的春联也可以买现成的,卫生可以请家政公司。”父母总说:“这忙起来才叫年,自己做的腊味吃起来放心,又特别香。自己写春联有劲,才能真正体会到年的味道……”
是啊,父母忙碌了大半生,他们忙,是想忙出年味,忙出家的温暖,忙出幸福的日子。让儿女感受到父母在,年味浓。
我想,忙年其实是一种传承,一种情怀,一种寄托,也是朴素的劳动情怀,它使人们坚信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代表着大家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