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区红十字会获悉,过去的一年,区红十字会主动融入全区工作大局,全面落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631”工程建设要求,应急救援救护、阵地建设、惠民救助、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成效明显,在2021年度全市红十字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一。
2021年,区红十字会全面推进博爱家园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工作,选取具有新型城市社区鲜明特征的青龙街道致强社区作为试点区域,结合群众需求和社区特色,打造以生命教育、应急救护、防灾减灾、社区助老等为主题的社区博爱家园,为社区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共安全。经过近一年的探索,致强社区实现辖区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双升”的良好局面。不仅如此,区红十字会还在熊猫基地打造高标准的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在保和街道和欣社区打造人道服务站,积极建好“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受到广大市民游客的积极评价。
去年是全国红十字系统“应急救护推进年”,结合应急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区红十字会大力开展“百场应急安全知识和能力培训进社区进企业”“救在身边·校园守护”等活动,开展普及培训2.6万人次,培训合格救护员3817名,培训数量居全省第一;围绕“大运会”等大型赛事志愿者培训和赛事相关保障主题,举办第四届“幸福成华·‘救’在身边”技能大赛,让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应急救援知识,提升全区应急避险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631”工程,区红十字会积极开展惠民救助工作。其中,专项救助项目“筑梦索玛”投入财政资金1.67万元,引导爱心人士捐赠价值4.15万元物资,以助学金和生活物资捐赠、大病救助、社会实践体检、游学参访等方式,帮扶惠及来蓉求学的贫困学生159人次;结合“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辖区困难家庭354户(人),发放救助款20.67万元,同时积极做好困境儿童救助工作,为1名白血病儿童申报了“小天使基金”救助项目。
在疫情期间,区红十字会全体党员干部、红十字志愿者积极协助街道和社区开展核酸检测、物资搬运、酒店值守等工作,接收社会捐赠和上级红会调拨的疫情防控资金9万元、防控物资6批次用于支援街道、社区、学校等疫情防控,60余名志愿者受到市、区两级表扬表彰。
同时,区红十字会始终坚持发挥红十字工作育人作用,在列五中学、成都市建筑职业中专校等学校开展以青少年骨干培训为主题的四川省首批“青春善言行”试点课堂,强化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开展志愿服务、传播人道文化和理念,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辐射带动全区学校开展相关教育。
“新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红会指导下,我们将着力推进区红十字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燕表示,接下来区红十字会将深入推进机制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能力提升、回访制度、弘扬文化“五大行动”,积极开展红十字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依托全区大数据库打造“人道服务云”平台,助力智慧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