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民生短板“补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去年,我区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用心用情办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1/28/005853.html

等待处理…

用心用情办实事 尽心尽力解难题

2021年成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盘点(四)

2022/1/28   点击量:10837

民生短板“补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群众日子“好起来”……去年,我区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真抓实干增进百姓福祉,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答卷。本期让我们聚焦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五冶居民楼提升整治两个项目,了解我区是如何关爱残疾儿童、改善老旧院落环境的。

出台提标扩面救助政策

确保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孩子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关系残疾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美满幸福,更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

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是我区2021年度的重要民生实事。作为该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区残联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面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全力增强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记者从区残联了解到,去年,我区实现了在全市率先出台提标扩面救助政策,将符合条件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全部纳入救助对象,救助年龄由0~12岁扩大至0~15岁,救助资金由每人1.2万元/年提高至3万元/年。

为了帮助残疾儿童监护人更加及时准确地知晓救助内容和相关政策,区残联坚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爱耳日、全国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等主题宣传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全面的政策宣传解读,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为强化对该项工作的监管,我区还专门成立了区级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评估小组,不定期到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进行督查,检查疫情防控、设施安全以及残疾儿童康复在训情况,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效果;同时,持续开展残疾儿童“送康上门”活动,为残疾儿童提供居家康复指导、培训、社会融合等服务。

据悉,2021年,我区累计投入资金988万元,为全区349名符合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共为28人进行康复评估,提供居家康复指导168次。

政企携手整治“脏乱差”

老旧小区变身新家园

位于双桥路223号的五治小区(五冶集团职工宿舍)是一个典型的老旧院落,长期以来,小区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违章搭建多、出摊占道屡禁不止以及治安和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

“尽管街道和企业曾多次开展联合整治,但一些‘老大难’问题依然无法根治。”万年场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小区糟糕的居住环境是广大住户的一块“心病”,因此万年场街道在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后,第一时间把五冶居民楼提升整治项目纳入了年度工作计划,并立即展开整治工作。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街道为强化党建引领,积极发挥院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区域化党建全面链接共建资源,发动五冶集团多次召开联席会、坝坝会,最终商讨制定了一套“政企联动”的整治实施方案——由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在配套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安防设施、社区文化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万年场街道负责加大院落周边市容秩序治理力度,整治长期出摊占道、乱堆乱放等问题50余个,清理违章搭建37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整治行动中,辖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真正体现了共建共治共享。”该负责人表示,政企双方在改造全程中也坚持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据悉,目前街道和企业双方正在筹建院委会,以便进一步加强该院落自治工作,力求更好地共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守望相助、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文/胡园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都社区艺术年货市集在我区启幕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