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成华国资经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区国投公司”)获悉,建设巷特色街区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今年4月全面呈现。
作为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和环电子科大产业经济圈的子街巷,此次建设巷特色街区项目改造包含建设巷、建设支巷两条道路及周边配套建筑,将对全长约1.2公里的街巷进行有机更新,打造以“科技+”为特色的活力街区。
彰显烟火市井风貌
“科技+”构筑活力特色街区
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目前建设巷周边的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已基本完成,由灰色、咖色和白色组成的主色调,彰显出浓浓的市井韵味和文化气息。
“我们主要通过对建筑立面综合整治、特色店招打造、景观优化改造、导视系统、业态提升等来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改善建设巷人居环境。同时,围绕美食产业基础,将实施灯饰工程,营造全新的消费场景,丰富美食业态体验,展现建设巷的烟火市井风貌。” 据该项目负责人阮青介绍,按照全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接下来该项目还将对现有美食街区形态进行提升改造,梳理街区内功能不合理区域,统一设计街道U型界面,在街区内打造科技成果展示区,形成特色步行街区。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以来,通过“爱成都·迎大运”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专业策划,区国投公司已对环电子科大产业经济圈周边8栋建筑、涉及楼宇2.62万平方米进行风貌整治。目前,聚焦以创新为新动能的公园城市建设,区国投公司加快前期策划和设计,着力推进建设巷及子街巷城市有机更新,通过改善城市空间品质和升级特色消费场景,打造以“科技+”为特色的活力街区。
“特别期待家门口的街区焕然一新,尤其是增加科技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创新创业。”家住国光九街坊的张先生表示,希望能感受到科技和创新带来的力量。
聚焦产业建圈强链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
建圈强链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务实之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当前,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建设巷美食街区基底、东郊工业文明沉淀、沙河沿线景观带等资源禀赋,我区正按照“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方式,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手段,以产业载体开展产业孵化,转化产业成果,打通产业链条,将环电子科大产业经济圈打造为成都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
“围绕产业建圈强链要求,我们正坚持空间集聚、资源集成,对环电子科大产业经济圈涉及商业载体进行全面摸底。”区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专业运营资源合作优势,梳理对接太阳公元、华茂广场等超过10万平方米的楼宇,将通过收租收储、企业合作等促进优势企业、高端资源等先进要素活跃流动和价值转化,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此外,区国投公司还将把创新作为动力源泉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探索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变革为核心的经济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专业运营”资源合作优势,通过打造环电子科大产业经济圈科技创新特色场景,带动成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商圈建设、都市工业等各项重点领域发展,助力成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王雅妮 效果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