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1月18日,区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2-01/19/005807.html

等待处理…

推动“四大结构”调整 探索中心城区低碳发展成华路径

2022/1/19   点击量:31320

1月18日,区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全方位优化空间、产业、交通和能源结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硬核强劲、创新驱动、繁荣文明、安全韧性、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华。

关键词:空间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

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

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优化,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向多中心、串联式、网络化转型,空间治理更加注重全域统筹、差异管控、精细集约,构建与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空间格局。

打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践行“两山”理念,突出绿色生态本底,坚持“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高标准建设“城绿共融、层级有序”的五级生态网络。

构建科学发展的功能格局。实施“中环牵引、纵横联动、组团优强”策略,增强中心城区功能。

强化产城融合的建设导向。突出公园城市特点,适度提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绿地与广场、M0新型产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占比。

推广绿色低碳的建管模式。严格落实《成都市绿色建筑促进条例》,加强绿色建筑全链条管理,实现建造方式绿色转型。

建设精明增长的精致城区。探索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公园城市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产业

聚焦产业节能降碳

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围绕产业这一“碳足迹”集中的领域,做好“减碳”与“发展”两篇文章,聚焦循环化、清洁化、高效化推动产业节能降碳,提升产业生态“建圈”、做强重点产业“强链”,持续稳定供应链、配置要素链、培育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推进产业领域治理更加注重强链条、促创新、育生态,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做强现代服务业,拉动绿色低碳发展。聚焦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3+3”产业体系和优化“三轴八圈”空间布局,推动传统服务业低碳化转型和绿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壮大先进制造业,带动绿色低碳发展。聚焦补链强链固链,高标准编制产业图谱,大力培育以研发设计、技术服务为主的绿色制造业。

数字赋能提升传统产业,驱动绿色低碳发展。主动融入“智慧蓉城”建设,深入实施新经济梯度培育提能工程。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重大项目招引能耗、碳排、用地预评估制度,推行企业激励与绿色绩效挂钩。

关键词:交通

关注市民出行、生产生活需求

建设低碳化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围绕市民出行和生产生活需求等重点领域,聚焦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工具,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出行网络。加快构建以轨道为主体的基础网络、以公共交通为社区连接、以骑行步行为补充的城市公众绿色低碳出行交通网络。

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运输装备。积极支持电力、氢能等新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加快推进巡游出租车、货车、环卫车、渣土车、网约车等清洁化低碳化,公务出行优先采用新能源汽车保障。

推动绿色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关键词:能源

完善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

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

依托清洁能源大省优势,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程,形成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费电气化高效化,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提升末端清洁能源供给和安全保障能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充分发挥能源消费的牵引作用,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锅炉“气改电”,积极引导传统新能源企业转型升级。

全生命周期提升用能效率。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大幅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倡导绿色低碳用能方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推进城市绿色照明。

关键词:科技

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

推动全方位系统性绿色低碳升级

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形成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投资活力,推动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发展方式到治理方式的全方位系统性绿色低碳升级。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科技前沿、碳中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围绕新能源开发利用工业节能减碳与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完善要素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强化国资国企绿色引领战略支撑作用。坚定不移支持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将绿色低碳纳入国资经营评价体系。此外,推广全民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

热议

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

促进我区绿色发展

为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区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全方位优化调整作为重点突破口。为什么锁定这些领域?如何贯彻落实?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既谈认识,也说打算。

“全会遵循城市规律、顺应时代大势、坚守战略定力,就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重大部署。”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邓伟表示,贯彻落实此次全会作出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部署,重点要做好“立、提、破、优”四篇文章:“立”,乘势而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树立未来发展新优势;“提”,建圈强链,加快谋划人工智能、都市旅游等9条重点产业链的产业图谱,大力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破”,节能降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工业园区;“优”,产城融合,做优做强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公服塑新、业态育新、文化创新、生活焕新。

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新经济·生态城”,扎实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内涵相同、目标一致。龙潭工业机器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表示:“在加快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工作中,功能区将围绕‘一核三园’,科学确立与城市发展格局、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碳达峰目标,并围绕‘1+3+N’产业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有助于成华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当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排头兵,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践行“两山”理念,突出绿色生态本底,推动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为持续加快构建‘一屏一链四脉’生态格局,我们以环城生态公园为支撑,铁路沿线公园为特色,滨水生态景观为特质,‘两轴两带四河四道’绿道体系为纽带,进一步做优了全区生态空间格局。”据区城市更新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君介绍,下一步将着力加强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推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在完善公服配套的同时,实现强功能、优空间、增活力、添绿意,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成华旧改公司董事长赵华表示,成华旧改公司将立足实际,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引,全力助推成华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聚焦城市更新,重塑低碳发展空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生民愿为导向,突出“产业优先、生态优先和少拆多改”原则,构建与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空间格局;二是聚创文旅品牌,探索低碳融合模式,推动文创产业与低碳发展有机融合,活用东郊工业遗存资源,探索绿色发展合作模式,积极响应“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发展理念,全力打造西南地区文创产业低碳发展示范基地;三是聚力公建配套,注重低碳建造理念,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以加快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为目标,植入绿色畅通的公园城市新场景。

“龙潭街道作为成都中心城区最具生态本底的区域之一,将充分发挥区位、生态和空间优势,紧紧围绕‘公园龙潭·文商新城’的发展建设思路,推进成都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和锦城公园绿色发展、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和TOD示范项目创新发展,积极引进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文商旅体特色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绿色创新经济新业态。”龙潭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梅说。

赵霞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