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请听一段音乐,并在平板上选出自己的感受关键词。”这是成都市双林小学教师陈娜娜在一堂名为“波斯市场”的音乐课堂上的开场白。在播放完一段音乐并在学生们选出各自感受关键词后,陈娜娜随即用教学软件呈现出了关键词的高频词云,并结合课前所收集的学生们的兴趣、体验等数据分析情况,开始了一堂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手段的音乐课……
日前在成都市双林小学举行的这堂信息化教学课例,得到了莅临该校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调研活动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该工程专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闫寒冰认为,应用信息技术以学定教,是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正是为了提升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我们非常关注各地在实施这项工程时是否做到了促进育人模式、教师发展的变革。”闫寒冰表示,成华以双林小学为代表的各所学校在实施该工程中,切实做到了对该工程的深度理解和创造性实施,尤其是通过持续开展个性化、伴随式、以评促学、学以致用的教师培训,不断促进了教师能力提升,值得肯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公办中小学5892名教师已经全员投入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践,在全区各中小学,教学云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互动教学软件、课堂直播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课堂常态。作为成都市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示范区,我区的部分成功案例更是已经在全省辐射,并向全国推广。例如华西中学的人工智能及航空航天课程、列五中学的生物及化学创新实验课程的普及,为全区应用新技术开展教学创新起到了标杆作用。“未来,我们还将引入人工智能、VR等前沿技术,不断深化全区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探索智能教育背景下的全新教育教学方法。”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胡园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