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近日,记者从区文体旅局获悉,四川省召开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会上正式认定成华区等17个县(市、区)为第二批四川省全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12/10/005666.html

等待处理…

积极打响大熊猫和工业文明“两大品牌” 不断增强区域文化吸引力

我区被正式认定为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12/10   点击量:11294

近日,记者从区文体旅局获悉,四川省召开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会上正式认定成华区等17个县(市、区)为第二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据介绍,成华自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来,将该项工作作为推动城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契机,充分发挥全区拥有熊猫基地这一全球唯一大熊猫都市乐园的国际品牌集聚优势、拥有成都最多工业遗存的历史文化积淀优势、拥有西南“最高塔”成都339天府熊猫塔的城市地标吸引优势、拥有成都东客站这一全省高铁快铁城铁“主枢纽”和全国性旅游集散地等区位门户优势,积极打响大熊猫和工业文明“两大品牌”,不断增强区域文化魅力、旅游引力和文旅张力,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20年,全区接待游客1846.37万人次,旅游收入272.02亿元,文创增加值113.8亿元,增速37.9%,增幅排名五城区第一。

塑造熊猫都市乐园

都市看熊猫,安逸耍成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熊猫都市乐园,一直都是国内外游客来到成都的必打卡地,这里也是全省第一个游客接待量突破900万人次的旅游景区。

为塑造最具中国代表性、最具四川影响力、最具成都成华显示度的大熊猫超级IP,成华启动了熊猫星球项目建设,奋力打造四川大熊猫品牌核心承载地和成都世界旅游名城首选目的地。记者了解到,熊猫基地二期扩建项目中的熊猫塔已于日前正式竣工,预计元旦对市民开放。该塔是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的制高点,可供市民登高瞭望,俯瞰整个熊猫基地的全貌,将成为片区最具标志的建筑。

此外,熊猫基地二期建设不仅让大熊猫在成都的“家”变得更大更舒适,设计师还通过升级软硬设施,打造全新景观,运用5G、大数据、AI等科技还原大熊猫真实的栖息场景,将全面提升游客体验感。扩建项目完成后,熊猫基地将新增动物场馆20个,可容纳不低于180只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

发展特色工业遗存旅游

成华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中工业遗存最多的城区。近年来,成华始终坚持打造后工业文明名片,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让这座老工业基地蜕变成为文创高地。

今年,萌想星球·107文创园区的投入运营为成华再添一处网红打卡地。107文创园区位于我区中部核心腹地,占地33亩,是曾经的老厂房、旧仓库,也是成华众多工业遗产保护点位之一。107文创园区的开放,为片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也提升了东郊记忆艺术区“东郊文创”品牌影响力,形成了文创企业聚集发展态势,带动了区域“文商旅城”融合实现跨越发展。

近年来,成华东郊记忆艺术区聚焦发展音乐演艺、影视传媒、数字娱乐业等,着力构建文创产业生态圈,从前铁轨纵横、工厂林立、仓库遍布的区域,随着一座座工业遗址被“激活”,一个个新的场景又得以新生。红光电子管厂蝶变为东郊记忆·成都国际时尚产业园、禾创药业仓库蝶变为完美世界文创产业园、107仓库蝶变为萌想星球·107文创产业园区……在奋力建设国家级文创产业发展区的背景下,这些脱胎于上世纪成都东郊工业时代的遗址,都蝶变为一个个闪耀的新地标。

打造“夜游锦江”休闲旅游新名片

近年来,成华积极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以推动城市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夜游锦江”作为成华全力打造的休闲旅游新名片,其夜游经济业态正好与开发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理念相契合。

猛追湾市民休闲区经过城市有机更新,打造了“文艺生态花园、潮流娱乐中心、网红美食聚落、文化创意基地”4个板块,塑造了“通美大厦成华之窗、339梦想之塔、东风桥记忆之门”等一批旅游地标,营造出了“亲水型”文创体验、“最成都”市井休闲、“后现代”潮流娱乐、“夜经济”特色消费等新场景,一批“夜间经济”项目点亮整个猛追湾,实现与太古里相融相生、区位互补,打响“夜游锦江”品牌。

如今,成都339、望平坊、香香巷为核心辐射开来的夜生活盛景,是成都时尚娱乐消费的新场景,夜游、夜娱、夜食、夜宿、夜景尽落于此。成华339夜间消费人群指数位列主城区第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后浪”聚集地。除此之外,339天府熊猫塔上的旋转餐厅、空中360度瞭望台、塔下的贰麻酒馆、SPACE酒吧和拾野博物馆等高品质休闲项目和50家网红“深夜食堂”,都吸引着都市“后浪们”畅玩体验,拉动旅游消费向夜游、夜娱、夜食、夜宿延伸。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6个项目现场签约 总投资120亿元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