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麻烦你今天接送一下娃娃,我今天有紧急工作。”11月13日,天刚蒙蒙亮,邓雪把孩子交给父亲后,便匆匆出门了。邓雪是二仙桥街道仙韵社区一名网格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社区组织的突击队,在疫情发生时支援理工东苑的防疫工作,他的爱人段明川,是府青路街道文德社区党委委员,夫妻俩有一个6岁的儿子。为了同样的目标,这对抗疫“夫妻档”,奔忙在各自的战场,守护共同的家园。
“亲自穿上防护服和想象中并不一样,能够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这是一辈子都难忘的经历。”近日,记者在理工东苑西区门口见到邓雪时他这样说。为应对此轮疫情,他是300余名街道干部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中的一员。当日,这个封闭小区居民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测,为了方便居民检测,邓雪与同事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户上门进行通知,确保所有居民“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一户一户敲门虽是笨办法,却是最有效、最保险的方式。邓雪一边敲门,一边喊话,这是他第2次从顶楼往下挨家挨户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了,他负责的这栋楼共28层,一趟下来,得两三个小时。等待全部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后,消毒、换下防护服,天早已黑了,这时他捧起有些冷了的盒饭……
当成都市出现确诊病例后,夫妻齐上阵,走在最前端。11月4日夜,成华紧急启动万年场街道部分小区核酸检测工作。“麻烦让一下,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来了……”在华府沙河小区检测点,作为援助兄弟街道的社区志愿者邓雪大声喊道。
采集现场人数多、情况急,邓雪一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进入核酸检测采样区,一边大声告知居民相关注意事项。第二天早上8时,“你们那儿完没有?我们这儿要坚持到中午,要不你先回去看下孩子。”邓雪接到了妻子段明川打来的电话。近段时间,夫妻俩都是结束白天的工作后,顾不上休息,又各自连夜奔赴核酸检测采集点。
11月7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二仙桥街道所属社区启动了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工作,仙韵社区辖区交大归谷建设派小区是其中一个检测点。为提高采样效率,现场开设了4条临时通道,为避免人员过度密集,居民分楼栋依次进入,从进场登记信息到完成采样全过程用时不超过5分钟。
“请居民提前调出健康码,小朋友需要身份证或户口簿……”拿着小喇叭维持秩序的邓雪说:“一会再去‘扫’一次楼,争取一个不漏,连续几天感觉有点累,脚也走大了,喉咙也说不出话,但我觉得值,只为我们的居民有一个祥和安定的居住环境,也算是为疫情防控作出一份贡献吧!”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