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讲究“不可居无竹”,张恨水则“不可居无花”。我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既怕辜负那些无声的精灵,又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错付自己的满腔热诚。如果不是孩子从学校带回了种子,我是断然不会主动养花的,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例外。
三月的某天,孩子从学校领回些许种子。那些种子似枯叶的颜色,密密麻麻地攒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是干瘪的秕谷。撒下的花种虽悄无声息,但是作为家长可不能让自家孩子错过观察花儿生长的过程。松土、浇水、施肥,不敢落下一样,热切地希望那些花苗能茁壮成长。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日,那一茬绿油油的花苗就耷拉了下来。
正当我不知如何向孩子言说的时候,无意中瞥了之前的花盆一眼。令人惊奇地是,不知何时,那坚如“磐石”的花盆里竟然冒出了几颗嫩芽。那娇小柔弱的黄绿色嫩芽令我如获至宝。那一刻,我切实体会到了植物那顽强的生命力,赶紧唤来孩子一起见证这奇迹的一刻。没过几日,花苗便长得郁郁葱葱,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从光滑透明的茎到布满绒毛的深绿茎,从两片嫩黄的叶片到层层叠叠的深绿宽叶,从一根独立的茎到生出小枝丫,六月,终于开花了。那是一朵橙黄色的花。那些花瓣先是冲破花骨朵的包裹齐刷刷地望着天空,又过了两日,花瓣纷纷舒展开来才露出真容,成为一朵鲜艳夺目的花来。我并不知道它的花名,百度告诉我它是百日菊。转念一想,从播种到开花,恰好百日。
花骨朵们次第开来,紫色的、粉色的、红色的,竞相绽放。七月,外出游玩了一周,回家后发现那盆百日菊连同旁边的薄荷全都枯萎了,我想养花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谁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到了八月,那花盆里又生出一棵嫩芽,孤单而倔强的生长着,它仿佛以为自己是一棵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高,近乎一米了。九月出差几日后,那颗“参天大树”渴弯了腰,那些原本茂盛的叶片儿全都垂头丧气。我赶紧浇水,到了第二日,它们又精神抖擞起来。花儿的生命力再次令我震撼,不抛弃,不放弃,即使到了最后一刻,还在努力地向阳而生。
经此一遇,我也渐渐明白了为何人们喜爱养花,大约每个人都能在养花的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于我而言,养花是见证生命循环的过程,那是一种与大自然心灵相通的幽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