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形象的客家故事墙、绚丽多彩的梦想剧场、温馨和谐的亲子驿站、恬静温暖的共享书屋……在院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营造的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竹里童趣”常常爆满,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学习、参加实践活动,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遛娃”难题。
近年来,社区公共空间作为承担着社会服务和社区生活双重功能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场景的核心组成和社区发展治理拓展延伸的重要阵地。为此,龙潭街道院山社区把场景营造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空间改造升级、布局完善各类公共服务,积极营造以多元体验为特征的产业社区特色场景,搭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平台,不断增强空间归属感、场景体验感,以更好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激发社区发展治理新活力。
提供高品质社区服务 满足居民个性化精细化需求
“这里真的很安逸,很漂亮,而且会定期举办各类学习和亲子活动,娃娃们特别喜欢。”家住院山社区的张玲玲女士对社区新营造的儿童友好空间“竹里童趣”赞不绝口,她告诉记者,社区儿童友好空间离家近、服务好,配套设施也很全面,对于她这种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带孩子出去玩的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综合空间。
“我们社区毗邻龙潭工业园区,辐射园区企业3000余家,小商户200余户,区位优势显著,产业氛围浓厚。而且,辖区儿童基数较大,有3000余人,但是周边配套设施尚未完善,儿童服务功能不足。因此,我们主要立足‘产业’和‘社区’双重属性,打造了青年人创新创业空间‘青创中心-创意LOFT’和儿童友好空间‘竹里童趣’。”据院山社区党委书记余同贵介绍,新营造的社区空间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多元化消费场景,更好地解决了居民对个性化、精细化的社区空间服务和消费的需求。
记者在现场看到,“青创中心-创意LOFT”,随处可见创意标语,营造了浓厚的创业创新和拼搏氛围,内部设有办公区、演播区、会议区、茶歇区、运动健身区,可供青创成员们进行办公、团队建设、日常休息、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使用。“竹里童趣”则结合本土客家文化,融合环保、安全等因素,设有客家梦剧场、亲子烘培区、游戏娱乐区、母婴室、心理调适室、共享书屋等多个儿童空间,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自然探索、娱乐游戏及学习的空间。
推动空间向场景延伸 营造温暖友好的社区环境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更高层次需求,进一步开展精准服务,我们还结合社区需求,以项目形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传统社区治理空间向集地域、生活、情感、价值于一体的各类新场景延伸。”据余同贵介绍,今年以来,院山社区通过“产业联盟”“社工室”等项目,依托青创中心服务阵地,以辖区居民及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了“院山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
记者了解到,“院山产业联盟”是院山社区以产业社区综合党委为核心搭建的产业共创平台,产业联盟成员可以随时协商议事、通报信息、对接需求,实现互联互动、共驻共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是以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中心为平台,为辖区有创新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萌芽期的社会组织、社会企业提供政策、场地、技能、项目、资金等支持服务,以培育孵化四步法(考察、审核、入园、培育)协助有创业需求的年轻人完成创意创业。同时,院山社区还通过各类儿童服务项目(儿童之家运营项目、客家文化宣传项目、困境儿童服务项目),依托“竹里童趣”服务阵地,开展儿童及家庭方面服务,满足居民及职工家庭在儿童文化教育、素质提升、困境家庭保护、儿童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促进儿童及家庭在亲子关系、传统美德、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共同成长,为辖区儿童及职工子女营造一个温暖友好的社区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对日常生活质量和公共生活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院山社区将坚持‘安居龙潭,乐业院山’的理念,以党建引领为龙头,以党组织共建为核心,营造多维社区场景,促进生产生活平衡,打造宜居宜业品质社区,努力构建更多的‘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特色场景,更好地满足居民、职工对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工作在院山、生活在院山、消费在院山。”余同贵表示。
文/赵悦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