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8/06/005107.html

等待处理…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城区 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 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2021/8/6   点击量:26755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努力在提升城市经济引领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力、门户枢纽辐射力、美好生活吸引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上树标杆作示范,奋力谱写成华高质量发展时代篇章。

8月5日,区委七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全会提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城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是成华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方向目的和动力支撑,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核心和灵魂,必须把公园城市作为形态和特征,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选择和路径,必须把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和发展基点,必须把为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价值选择和工作归依,加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干在实处、争当前列。

会上,与会人员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等关键词展开热议,共话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城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路径与蓝图。

关键词:创新

以创新发展激发新动能

做强创业就业新支撑

高标准建设“科大智创谷”新空间和8个微创智能工厂,累计聚集国家省市双创载体9家、国内一流科研技术平台3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累计落户“蓉漂”青年人才6万余人、聚集“两院”院士和国家省级“千人计划”专家288人……一组组亮眼数据,彰显的是成华大力推动创新引领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公园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市场主体和广大市民提供更高平台、更多机会、更好场景、更优生态,为幸福美好生活注入强劲动力。“创新”一词,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一大焦点。

“当前,成华正抢抓成都打造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萍表示,接下来,围绕如何以创新发展激活公园城市示范城区新动能,我区将着力以增强策源协同能力为目标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以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为方向释放创新创业机会,努力全方位做强创业就业新支撑。

“我们将搭建好创新创业平台,继续深度参与成都‘创业天府·菁蓉汇’系列活动,持续擦亮‘成华·周周菁蓉汇’双创品牌。”区新经济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敏表示,该局将全力推进都市工业增效提能工程,推动“3+3”都市工业蓬勃发展;全力推进新经济梯度培育提能工程。

关键词:协调

以协调发展厚植新优势

构建人城和谐新空间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推动南南合作促进会成都办事处落户成华,先后与乐至县、大竹县签订区域合作发展协议,相继与重庆市南岸区、九龙坡区、铜梁区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机制……通过积极贯彻“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发展,成华正加快融入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区域合作格局。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协调作为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开放式、包容性、多维度、弹性化的发展方式,创新构建规划引导、底线约束、品质提升、场景营造一体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为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永续承载空间。

全区各功能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智能智造、文化创意、都市旅游等区域产业优势,有序推进多领域合作;同时,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中心+网络”等合作发展模式;积极参与成都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建设,在成都建设西部门户枢纽城市中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围绕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城市空间格局,我们以TOD建设为引领,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居宜业’为导向,着力推动片区综合开发。”区住建交局党组书记、局长程松表示。

关键词:绿色

以绿色发展优化新形态

绘就近悦远来新图景

加快推进9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建设,新投用2个市政公园、39条幸福社区绿道和6万平方米小游园微绿地,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全区出境断面水质指数优于市下目标,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达136天、同比增加14天……通过着力打造公园城区生态本底,在成华,“青山绿道蓝网”的美丽生态空间格局已逐步显现。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彰显公园城市魅力的厚重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生态本底、美学呈现、价值转化、场景营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区城市更新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健伟表示,按照全会要求,下一步我区将聚焦筑牢“青山绿道蓝网”的生态本底,强力推进公园城区“五化”攻坚工程,预计到2025年,全区规划绿地实施率将提升至60%,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稳居五城区前列。

区生态环境局、区农业和水务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介绍说,我区将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到2025年,全面恢复水生态系统,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灵秀画卷;统筹推动土壤固废污染防治,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关键词:开放

以开放发展做强新引擎

展现交汇融通新风范

积极探索市内免税店试点,加快推进中旅、王府井、Discovery华人探索世界等项目建设;坚持“以文兴商”增强消费吸附力,上半年实现游客接待量1254万人次、旅游收入175.9亿元……无论是融入国际门户枢纽建设,还是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成华都取得了积极成果,开放引领水平持续提升。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开放作为支撑公园城市未来的最大变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物质产品增加、社会财富积聚、文化认同提高,更好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市民生活需要,为幸福美好生活丰富多元优质供给。

“按照全会部署,我们将大力实施高水平开放合作创新工程,狠抓枢纽功能拓展、双向投资促进、外贸转型发展、枢纽经济培育、区域合作发展‘五大任务’,构建‘大经贸、大招商、大合作’格局。”钟萍说。

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戴运书表示,围绕以业态、模式、场景创新激发消费活力,该局将与区级相关部门、街道积极联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夜间经济、策展经济等新兴业态,大力营造多元化、引爆性的消费新场景,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精品旅游轴线、文商旅特色街巷游线和特色文商旅示范片区。

关键词:共享

以共享发展开创新局面

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400余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0%、98%以上;新建续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29所,建成交付成都英才学校(小初部)等4所,加快推进3家三级规模区属公立医院建设……共享发展,正开创成华公园城市示范城区的新局面。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共享作为体现公园城市价值的最高追求,自觉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推动社会财富公平共享、生活环境宜业宜居、公共服务普惠优质、城市友好全龄共享。

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红表示,围绕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需求,下一步,该局将会同区级相关部门、街道加快建设社区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统筹做好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到2025年,开展公益性就业培训辅导不少于5000人,认定援助基地不少于10家,建设灵活从业人员关爱驿站11个。

据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我区将实现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增优质学位4.3万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80%;全区三级医院达到10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面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关键词:安全

以安全发展彰显新特质

提升城市治理新效能

统筹实施9个示范社区、2个产业社区、4个主题社区和12个示范小区建设,高品质打造天府社创中心和11个社区美空间,作为成都唯一区县上榜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成华持续抓好8555个安全问题隐患整改,初步构建起集舆情预警、风险研判、应急处置等风险防控体系……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安全作为筑牢公园城市保障的重要基石,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牢固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城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区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李春祖表示,在下一步的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我区将坚持“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推进“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管理机制改革;同时,将大力推进社区空间赋能和场景价值转化,深化升级社区规划师工作,探索建设社区规划师学院,结合“双示范”、社区微更新项目、社区美空间、科学美空间等建设。

此外,区应急局等部门将着力构建适应城市发展、“全灾种、大应急”应急指挥体系,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区智慧治理中心等部门将大力实施城市智治改革工程,聚焦打造“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典范城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全时空检测、多维度映射的城市感知体系。

胡园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