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在城市中,社区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场所,是城市的基础细胞,也是市民群众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最直接有效的平台载体,社区发展治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30/005077.html

等待处理…

听民意 问民需 解民忧

区委社治委高质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7/30   点击量:13081

在城市中,社区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场所,是城市的基础细胞,也是市民群众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最直接有效的平台载体,社区发展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记者日前获悉,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中,区委社治委深入社区广泛听取居民意见、了解民生需求,找准社区居民的关键需求,解决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夯实公共服务阵地、营造多元社区场景、加强社区智慧治理等方面协同发力,切实让成华居民感受到便捷与实惠。

夯实公共服务阵地
不断提高服务居民的水平

毗邻成都东站的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共有小区院落19个、居民8万余人,是全市一个典型的超大型社区。面对人口稠密的情况,保和街道依托辖区退休校长高天义成立了“天义调解工作室”,陆续吸引了辖区13名社区志愿者加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志愿者均属于热心社区公益的社区“五老”(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法官、老教师、老民警)。
不久前,社区常年跳广场舞和交谊舞的两拨居民因音乐风格冲突,发生了口角。就在事态即将升级时,闻讯赶来“救火”的高天义把双方代表拉到一边开始劝解。最终,调解队协调社区,为两支队伍各找了一块场地,将矛盾顺利“搁平”。
除了线下调解队伍实力强大,该调解室还与“律金刚”互联网调解云平台律师团队实现了有效互动,平日里,遇到“五老”解决不了的问题,群众还能通过大屏幕请专业律师“断公道”,这就有效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立体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像‘天义调解工作室’这样的公共服务阵地,是我区把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抓手的典型成果,它不仅动员了更多力量参与其中,也扩大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完善了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夯实公共服务阵地工作中,我区还坚持功能性与美学性、普适性与精细性、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统一,着力优化“社区综合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三级社区服务矩阵功能,推动便民政务服务、优质公共服务、高频生活服务集成供给;此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逻辑”思路,聚焦提升社区自我造血和服务品质,我区还采取引入社会企业专业化运营、利用社区基金撬动社会资源参与、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等方式,提升社区商业服务能力,发展不同产业模式,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高标准营造社区场景

竭力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2018年,深藏居民楼多年的毛边书局“诞生”,如今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已是成华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成为大家想去、爱去的公共文化空间。今年3月,该书院还入选了“成都首批社区美空间”名单。

“书院打造前,社区规划师、社区规划众创组通过问卷调查、随访等方式,全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综合1万多份问卷调查和随访结果,发现辖区42%的群众有强烈的阅读需求。”据府青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毛边书局作为国内古旧书籍名店,也迫切需要一个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于是街道综合考虑辖区人文地产景具体状况,决定联合毛边书局打造毛边书局·桃蹊书院。

自2018年10月运营以来,桃蹊书院已先后迎接了80余名专家学者前来调研、讲学,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10多场,接待读者5.2万余人次。“居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源自于精神文化需求的充分满足,打造桃蹊书院这样的社区场景,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学艺术的精神追求。”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结合社区美育中心建设,我区正大力推进文化艺术型、科创体验型、生活应用型等类别的社区美空间打造,鼓励运用商业化逻辑、市场化手段推进社区美空间项目建设,促进每个街道建成不少于2个社区美空间,打造市级社区美空间示范点11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区场景营造中,我区在全国率先构建的社区规划师三级队伍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社区规划师的专业引领能力,我区坚持活化场景理念,已先后建设社区规划项目400余个,完成22个社区“微更新”项目打造,有效推动了全区“场景营城”工作的高效开展。

加强社区智慧治理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今年5月,集拆迁安置和商品住宅小区为一体的混合型城市社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获评全市“2020年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面对近年来在社区发展治理中“数据不融通、运行不联动、服务不便捷”的难题,致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双线融合”,坚持小区街区一体治理,探寻出一条符合社区自身发展的智慧治理路径,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视联网、物联网手段,构建起了包括智慧健康、智慧消防、智慧服务等在内的9大社区应用场景,并依托天府市民云、运用“新街坊·家空间”智慧平台,构建了社区协商自治“上云”、社区公共服务“进坊”、社区生活服务“入站”、驻区企业资源“入盟”的“15分钟智慧生活圈”,不仅极大方便了辖区群众办事,也为大家提供了更优质的社区服务。

“致强社区的成功,是我区近年来智慧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据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城市服务更智能,居民生活更便捷,我区依托“大联动·微治理”智慧治理平台,着力打造“城市智慧大脑+社区智慧小脑+小区智慧微脑”,完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功能,特别是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职能巡屏、技术派单等新技术搭建线上新平台,大力完善和推广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并在天府市民云成华板块上线婚姻预约等22项特色服务,形成了以社区为单元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生态圈,简化了群众的办事流程,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此外,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强小区智能化管理,我区还大力探索智慧技术成果在家庭安防、邻里互助、家政服务等领域入户应用。如通过优化完善天府市民云平台功能,积极创建了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位;完善智慧物业服务平台,加快完善电子投票、信息公开、网上缴费等功能,实现了物业管理服务和社区智慧治理有效对接。除致强社区获奖外,双桥子街道新鸿社区新鸿南路86号小区也成功获评全市首批“十佳天府智慧小区”。 文/胡园春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增强群众幸福感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