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草木环湖,湖水清清。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北湖生态公园总能吸引众多居民前来游玩,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16/005017.html

等待处理…

我区上半年水环境整治提升成效明显

沙河、东风渠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2021/7/16   点击量:14151

草木环湖,湖水清清。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北湖生态公园总能吸引众多居民前来游玩,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天天都展现在市民游客的面前。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区坚持制度管水、重拳治水、生态兴水,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6月,沙河、东风渠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于考核目标地表水Ⅲ类。因为近年来的治水成效,我区获评2020年全市河湖治理工作先进集体、河长制考核先进单位、排水设施管护优秀奖。

巩固河渠治理成效

进一步提升我区水环境品质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河长制工作实效,今年以来,我区切实完善“两级党政、三级河长”管理体系,稳步升级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标准高起点制定《成华区“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成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十四五”规划)。

今年上半年,全区160名河长累计巡河7044人次,解决问题309个,整改率91.64%;12名工作执行不力的河长被给予黄牌预警,并因此推动解决河渠污染难点问题25个。

同时,区农业和水务局作为全区水环境治理的牵头单位,大力实施成华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有序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排查检测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约2000户;抓牢抓实“清河”“清四乱”“消黑除劣”“防汛安全”等工作重点,整治下河口50余个、消除污染源260余处、清运河道淤泥3.7万立方米、修复管网病害225处、查处违规餐饮店150家;持续巩固大头河等3条黑臭河渠治理成效,秀水河、石湃渠、凤凰河3条河渠水质已由5月“黄龙溪断面河渠水质攻坚考核”检测的劣Ⅴ类提升至Ⅴ类以上(目标水质为Ⅴ类)。

“为了提升河道亲水性、可达性和景观性,今年我们还有序推进长椿沟、大头河、方家河等5条河流共计5.8公里河道整治和水景观提升工程,并推动十陵河、秀水河、黉门堰、凤凰河共计14.6公里的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水环境品质。”区农业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

年底前实现全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水环境治理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虽然目前水环境质量呈稳中趋好的态势,但部分河渠水质状态仍不稳定,改善成效还不稳固。”据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逗硬落实河长制,科学管水治水兴水,紧盯水质目标,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力保9月底前实现锦江考核断面水质“消V”“消劣”,年底前实现全流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下半年我区将锚定目标、专项攻坚,对1—4月锦江流域未达标的二、三级支流——秀水河、石湃渠、凤凰河等3条劣Ⅴ类河渠开展重点整治,彻底解决污水下河问题。同时,我区将聚力开展污染源头治理,启动第一批排水户内部病害管网治理,本轮治理共涉及猛追湾、双桥子、万年场片区661个排水户1.4万余处病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河长在河道常态化长效管理中的作用,区河长办还将不断完善河长制管理“1+6+N”工作体系,建立“河长+点长”工作机制,对照落实《关于进一步健全河长制工作责任体系的意见》;用好河长制“红黄牌”预警制度,加大对河长制成员单位督查督办力度,加快水环境问题、投诉案件处置,切实巩固治水成果,全面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文/赵悦 图据本报资料

上篇:区残联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参观庆祝建党100周年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