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力争学深悟透走在前,我区第六批对口支援丹巴工作队结合驻地实际,深入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研讨会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1-07/13/004998.html

等待处理…

成华对口支援丹巴工作队

做到“三个相结合” 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

2021/7/13   点击量:20168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力争学深悟透走在前,我区第六批对口支援丹巴工作队结合驻地实际,深入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研讨会、瞻仰革命遗址遗迹、邀请老战士讲述红色故事、党史集中学习等活动,让每一名党员用好党史这部“教科书”,上好党史学习教育“必修课”,吸收好红色基因“营养剂”,将党史学习教育学到深处,用到实际。

定期学与随时学相结合

打造“大课堂”与“微课堂”

成华第六批对口支援丹巴工作队依托工作队临时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有效载体,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研讨活动,并邀请丹巴县当地的老战士、先进典型、专业讲师等讲授党课。

同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还结合工作队工作地分散的实际,利用碎片化时间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例如:借助微信着力打造“指尖上的课堂”,建立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群;在驻地楼梯口设置“学习口袋”,方便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红色故事、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分散学与阵地学相结合

充分用好丹巴的红色教育资源

针对工作队队员工作地分散的实际,工作队临时党支部要求每一名队员制定详细的自学计划。

大家以自身学懂、弄通、悟透为核心,积极结合丹巴县红色传统资源丰富的特点,以三岔河革命烈士纪念园、独狼沟战斗遗迹、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藏民独立师遗址、顶果山长征纪念馆等为基地,充分运用丹巴县红色教育“大本营”资源优势,通过老故事、老影像、老物件等创新打造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有效增加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变“独角戏”为“重头戏”。

固定学与深挖学相结合

激励队员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结合援藏工作实际,注重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纳入到学习教育的数据库,打造“菜单式”学习,每一名党员可以根据个人和工作实际情况进行“点餐”,临时党支部进行“配单”。

与此同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仔细翻阅甘孜州以及丹巴县地方志,带领党员干部重温长征史、研读革命先辈回忆录、探访党史专家,寻找红色资源,发动“新引擎”,为每一名队员赋能。同时,激励党员干部讲好身边红色故事,切实在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领会理论渊源、悟透实践逻辑,以此增强工作热情,以更高昂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丹巴县乡村振兴的事业中,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文/赵霞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成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报纸展览在区文化馆举行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