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themes/mobilechrm/images/weixinlogo.png
在区公安分局的一间办公室内,彭志刚生前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工作资料、茶杯、老花镜,还有一本翻开的《中国刑事警察》杂志,
http://www.chrmpaper.com/content/2020-12/22/004100.html

等待处理…

致敬,彭警官!

从刑侦前线到后勤保障 聆听民警彭志刚的故事

2020/12/22   点击量:27629

在区公安分局的一间办公室内,彭志刚生前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工作资料、茶杯、老花镜,还有一本翻开的《中国刑事警察》杂志,仿佛在等待主人归来。

12月10日上午,区公安分局民警彭志刚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晕倒在办公室,经送医后抢救无效,这位54岁的民警不幸牺牲。

在同事眼中,彭志刚乐观、开朗、热爱生活、喜欢运动。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他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保持着对公安工作的不舍与坚持。

手把手教新人的老大哥

曾说“想把警服穿一辈子”

“老彭带新人都是手把手地教。他经常跟我说‘手要勤、眼要勤、嘴要勤。位子很轻,责任很重’。”和彭志刚搭档六年的张惠璞说,彭志刚不仅是自己的同事,还是一位很会照顾年轻人的老大哥。据张惠璞介绍,内勤工作繁杂琐碎,但不论大小事务,彭志刚总是严谨负责地提前计划好,并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单位曾统计过近几年的勤务安排情况,参与执勤、值班最多的正是彭志刚。每当遇到半夜突发的勤务安排,彭志刚都让张惠璞在家休息,而自己则赶回单位。“其实我到单位比老彭近很多,但他说‘大半夜的,怕女生不安全,让我去吧’。”张惠璞说道,不禁红了眼圈。

彭志刚的办公桌还保持原状。“我们都不忍心去动桌子上的东西,还是维持原先的老样子,我们总觉得他还会再回来。”张惠璞说,老彭的东西大队全都帮他留着,只是警服不在了,因为老彭是穿着警服走的。“他以前曾说,‘这身警服还没穿够,我还想穿一辈子’。”

派出所大龄“新”民警

迅速成长为办案能手

在转入内勤岗位之前,彭志刚曾是成华公安刑侦战线上的一把锋利“尖刀”。2003年10月,彭志刚转业至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保和镇派出所。此前在部队磨砺多年,军事素养扎实的他,很快成为侦查方面的骨干和派出所成绩突出的办案能手。

2007年,41岁的彭志刚抽调至分局刑警大队打黑(现扫黑除恶)中队,参与办理一系列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面对持刀持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彭志刚深入犯罪组织内部,化妆侦查摸排线索,收网抓捕冲锋在前。他共参与侦破各类案件30余起,打击涉黑涉恶团伙8个,亲手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分子30余人。

“他非常热爱运动,以前经常翻山越岭,不断挑战自我。”同事廖伟很佩服彭志刚,说他不仅是个运动达人,战术水平在成华区分局也是一把好手,无论是擒拿格斗还是枪械分解使用都很厉害,他还是刑警大队的“战术教官”。

从未离开办案一线

牺牲前参与侦破跨省案件

2011年,因查出患有类风湿性冠心病,单位考虑将彭志刚调到非一线的部门。但彭志刚舍不得自己热爱的刑侦工作,选择留在刑警大队情报信息中队,负责后勤保障、勤务统筹、档案管理等内勤工作。

此后彭志刚类风湿性冠心病愈发严重,长期服药的副作用损坏了他的心血管系统,但他没有请一天病假,而是利用国庆假期去医院“偷偷”做了动脉搭桥手术。“给血管安了个支架。”回来上班后,他只用一句轻描淡写地带过。

刑警大队案子多、任务重,各个专案组经常缺人。大队领导让彭志刚去调剂一下人员,彭志刚却常常把自己“调剂”进去。“他是老刑侦,无论是侦查手段、法律水平、审讯技巧、办案流程,还是抓捕擒拿都是一把好手。”只要彭志刚参与的案件,同事们的心里仿佛就像吃了颗“定心丸”。

就在上个月,彭志刚和专案组前往广东侦破一起跨省盗窃机动车案件,这也是他在生命中最后一次把自己“调剂”进专案组里。长途驾车、询问取证、制作笔录,一如既往,每一个环节他都没有落下。“我又找回当刑警、办大案的感觉了!”彼时他兴奋地和同事说道。

文/王雅妮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上篇:没有了
下篇:目前已整治完成100处
分享到

©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新成华》半月刊
ICP备:蜀ICP备19027248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1228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