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18点,在成都开往遂宁的列车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一名乘客因窦性心律过速,处于半昏迷状态,急需医疗救助。紧急情况下,成华区第五批对口支援丹巴县的医卫人才、挂职甘孜州丹巴县巴底镇卫生院副院长的谭容容在听到广播后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帮助乘客化险为夷。
当天早上6点,谭容容从丹巴县出发,历经8个多小时车程回到成都,随后登上了C5766次列车,从成都到遂宁看望生病的奶奶。历经一天的舟车劳顿,此时的谭容容在列车上正打算休息。“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本次列车5号车厢有乘客突发不适,急需医生帮助,请从事医疗行业的工作者迅速赶到5号车厢进行救治,谢谢您的支持!”一阵急促的广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也惊醒了7号车厢的谭容容。“听到列车广播寻找医生,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赶快去救人。也根本顾不上随身携带的行李,就匆忙地想去5号车厢,可刚走几步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5号车厢往哪里走,又赶紧请最近的乘务员将自己带到了5号车厢。”
谭容容赶到时,只见一位21岁的女孩面色惨白、大汗淋漓,意识已经有些不清楚。“当时女乘客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表情十分痛苦,且嘴唇发麻,全身动弹不得。”谭容容回忆道。“我是医生,让我来看一看。”谭容容迅速疏散人群,保持空气流通,并将患者平放在椅子上,为其把脉测心速,同时向其随行好友了解她当天吃了什么、干了什么、有没有病史。
“陪伴女乘客的也是一名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她非常着急,吓得直哭。在和她简单交流后得知该乘客在今年夏天体检时就被诊断有窦性心律过快的病症,且平常胃口也不怎么好,还经常熬夜,加上今天一整天也没有吃什么东西。乘客心率当时有100多,还伴随低血糖,结合这些症状表现,我初步判断可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窦性心律过速,如果不进行急救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猝死。于是我立马采取压颈急救法和压眼急救法对其进行施救,缓解病症,等她稍微清醒后,让她服用了列车上准备的备用药物和温水、牛奶,半小时后她基本恢复清醒状态。”回忆起当天的场景,谭容容仍历历在目。
经过施救,女乘客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谭容容担心乘客再出状况,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待女乘客状态平稳后,告诫女乘客切记下车后应尽快就医,进行系统检查。随后,谭容容才回到自己原本的车厢。
记者了解到,谭容容自2008年参加工作后,已是第四次遇到这样的急救情况。“身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情况遇到多了,我也变得一次比一次从容,一次比一次处置得当。”谭容容说。 文/赵悦 图由受访者提供